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潘祖德 邵定武 黃建婷)4月16日,宜都市“鄉村稿家子”志愿者服務隊與紅花套鎮文聯聯合開展“講好紅花故事·書寫新時代華章”采風筆會系列活動,30多名志愿者參加。
在柑橘文化體驗中心,志愿者們通過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展牌、一項項產品,感受著小柑橘成為鄉村振興產業大支柱,小果子化身生態果、營養果、富民果的發展歷程。
刺激的熏醋“隧道”,罕見的百年古橘樹群,遙遠的昭君吃“醋”的故事……步入土老憨橘醋莊園,仿佛走進了一條浪漫詩意的柑橘文化時空隧道,讓志愿者們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城背溪遺址是目前湖北境內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存在于公元前5000至6500年間,通過考古發掘,已發現古陶器、石器、骨器等大量文物,還發現大量稻作遺存,科學證實距今8000年前這里已出現人工栽培稻……”在紅花套鎮黨政辦主任王磊介紹中,志愿者們感嘆城背溪文化的古老厚重。
當天,志愿者還前往紅花套鎮濱江公園和荊門山文化公園等地進行調研。作為宜昌城區“南大門”和宜都的“北大門”,紅花套鎮地處長江黃金岸線節點及荊門山要塞,近年來,該鎮加快興建“紅花新城”、主動融入“雙宜戰略”的發展步伐,新建的濱江公園突出生態主題,確保開窗見綠、四季有花、江水潔凈,為當地居民提供又一處健身觀景的好去處。荊門山、御江南多處景點相互照應,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市民度假休閑“打卡地”。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紅花套鎮政府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鎮情和鄉村振興推進策略。志愿者們紛紛圍繞紅花套鎮的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化建設獻計獻策,并表示將深度挖掘紅花套鎮民間文化遺產,追憶講述時光深處鄉愁、記錄本土日新月異變化、縱情描繪美麗鄉村風情、傳承保護地方文化成果,著力體現紅花套鎮人民奮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講好“宜都故事”、講好“紅花故事”。
(責編:向姝 審核:黨艷秋)